2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14年工信部十件大事”,化解过剩产能与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等榜上有名。
这十件大事分别是:
1、制造强国战略揭开新篇章;智能制造成为“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
2、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据工信部数据,目前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超过40%。
3、化解过剩产能与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据工信部数据,2014年全国共淘汰落后炼钢产能3110万吨、水泥8100万吨、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2011年至2014年,累计淘汰落后炼钢产能7700万吨、水泥6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2014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降低7%和5.8%。
4、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磅礴而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逾千亿元(人民币,下同),是目前政府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中最大的一支。
5、企业减负与扶持小微企业开创新局面。工信部推动建立了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30个省(区、市)公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每年可为企业和居民减轻负担1000亿元以上。。
6、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14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2万亿元,增长20%,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长41%。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50%。
7、宽带中国战略提速提质提效。目前,全国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突破2亿户,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34.1%,比2013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8、电信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取消电信企业国有股权比例要求,降低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限制。推动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7项向外资开放。
9、工业通信业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国连任国际电信联盟理事国,赵厚麟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50年来第一位中国籍秘书长。
10、其他重要工作成果包括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按照工信部的部署,2015年将更注重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并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下一篇:黑河口岸首次进口俄罗斯卫生纸
- 上一篇:尽快将节能减排纳入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