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描关注
    纸引未来网公众号

    纸引百科-订阅号
  • 纸引未来网纸张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电话: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扫码关注

  • 掌上纸引未来

    微信扫码

    纸引百科-手机版首页

    手机版

    纸引百科-纸引行情

    纸引行情

    纸引百科-纸引汇采

    纸引汇采

    纸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积分商城 商务中心 |
纸引未来网
快速找货
纸引未来网-智慧熊小程序

纸引行情-小程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中国印刷将从此与众不同?及为什么说印刷业到了关键时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30  来源:印刷企业家  作者:王三好
核心提示:10月24日,两年一度的全印展在上海开幕,很快就有“大”消息传来。消息出自并未参展的Landa公司。

  纸引未来网讯 10月24日,两年一度的全印展在上海开幕,很快就有“大”消息传来。消息出自并未参展的Landa公司。
 

  在展会首日举办的“特邀贵宾鸡尾酒会”上,Landa公司有关高管正式宣布:亚太区第一台Landa数码印刷机将落户中荣印刷集团,并与中荣印刷董事长黄焕然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中荣率先牵手Landa并不算十分意外。早些时候,三好同学便听说:中荣和裕同是Landa在国内首家用户最有力的竞争者。现在,总算尘埃落定,分出了先后。
 

  Landa公司官网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一消息,并且用了一个很Landa的标题:亚太地区印刷业开创历史的一天 | Landa宣布在本地区安装第一台纳米图像数字印刷机。

Landa公司

  Landa公司似乎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改写“历史”:首台设备安装后举行了一场客户演示会,是“历史性的一天”;融资3亿美金,开启了公司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宣布中国首台设备正式签约,开创了亚太区印刷业的历史。
 

  不仅要开创历史,还要改写中国印刷业的发展轨迹。新闻稿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国印刷将从此与众不同。与Landa数码印刷机首次安装时,所说的“印刷将从此与众不同”遥相呼应。
 

  不过,仔细琢磨这话貌似有点问题:与“众”不同,到底是与谁不同呢?欧洲、美国都有了Landa数码印刷机,难道是与日本、印度、俄罗斯,还有非洲兄弟不同?
 

  不管怎么说,Landa公司的意思还是很明白的:我来了,我很不一样,我要改变一切。有文章说,在酒会的互动交流中,有关高管表示,Landa公司的目标是取代95%的传统印刷市场。为什么不是100%?因为有4%-5%的市场,已经数码化了。
 

  这进一步印证了:Landa是一家野心大大的公司。从某种意义上,Landa公司从最初便一直将自己的技术界定为胶印、凹版、柔印、丝网、数码印刷之外的“第六种印刷工艺”,而且是宣称要取代一切的工艺。当然了,最终能不能实现还是很值得商榷的。
 

  如果Landa数码印刷机如期落户中荣,中国将成为Landa正式进入的又一个国家。
 

  从2017年8月全球第一台Landa数码印刷机在以色列投入生产,到今年2月欧洲第一台Landa数码印刷机在德国安装,再到今年10月美国第一台Landa数码印刷机发往罗彻斯特,至少已经有3个国家拥有了这款可能改写行业格局的“神器”。此外,英国的Route 1印刷公司等也在等待Landa数码印刷机的安装。
 

  不管Landa公司最终能否开创历史,与其他数码印刷设备厂商相比,它的起点就很不一样。当多数同行还在为进入彩盒、纸箱等主流印刷市场而努力时,Landa公司已经成功“俘获”了一批重量级客户。比如,中山中荣便以精品彩盒闻名。
 

  此外,“中国印刷将从此与众不同”的说法虽然有些模棱两可,却很可能准确击中了圈内老板的“软肋”。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确实有很多印刷厂老板希望能够“与众不同”。
 

  印刷厂老板的焦虑

  本届全印展给三好同学留下的最大印象很“冰火两重”:一方面,不止一家设备商表示,2018年生意做得很不错,销售额增长有百分之二三十。有朋友还表示,最近一段时间,2.8米幅宽售价四五千万的瓦楞线,纸箱厂抢着买。另一方面,在私下交流中,有不止一位圈内老板流露出几分迷茫,甚至焦虑。说到痛处,几人相对无语,一声长叹。
 

  焦虑的缘由各不相同,但大致来自几个方面。首先,与市场的变化有关。比如,一位原本主做商务印刷的老板,最近几年觉得订单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就向书刊印刷转型。订单倒是拿到一些,没想到其中有几单是做儿童立体书。由于没有经验,自己做不出来,找身边的同行业也做不出来。一番尝试没有太大成效,正在想着是不是要关厂退出。
 

  其次,与竞争有关。对一些做简单的中低端产品的老板而言,竞争的压力似乎在持续加码。由于技术、设备、质量都不能成为有效的“护城河”,价格就成为最常见的竞争手段。有老板问三好同学:利润都这么低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打价格战?
 

  三好想说的是:如果每位老板的活都多得干不完,真有人闲得无聊降价玩么?如果一个市场不断有人低价抢市场,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市场上有人吃不饱,对业务有着饥渴性需求;二是市场还有降价空间,最起码对部分老板来说是这样,少赚总比不赚强。
 

  三是与环保压力有关。进入2018年,印刷圈对环保话题的关注少了不少,环保压力却并未明显放松。因环保违法违规被处以罚款的金额似乎还有走高趋势。比如,近日海南两家印刷厂由于配套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擅自投入生产,被分别处以40万元的罚款;稍早一些,深圳两家印刷厂因废气未落实污染防治设施、擅自增设工艺及废水直排等,分别被处以52万元、65万元罚款。
 

  动辄50万元左右的罚款,对印刷厂来说意味着什么?2017年,全国9.9多家印刷厂含税一共赚了约676.62亿元,相当于每家一年能赚约68万元。一单65万元,相当于罚掉了一家印刷厂一年的利润。
 

  如果说只是罚款,扛扛就过去了。地处上海、北京的不少印刷厂,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搬不搬?对有实力的大厂和自知无能为力的小厂来说,都好办:对大厂来说,要搬就搬;对小厂来说,搬不了就关。最煎熬的是一些不上不下的企业:不搬吧,自知很难留得住;搬吧,不仅要有钱,还要有地方可去,去了还要能重新组建起团队。哪个环节跟不上,都有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问题。
 

  四是与成本有关。人工、社保、土地、原材料、环保治理成本上涨老板们已经耳熟能详,还有出人意料的因素在推高成本。比如,在部分大中城市,有关部门大力度拆除违建,并严格管控租房市场,要求一房一户,意外导致房租大幅上涨,员工生活成本提升,进而加大企业的工资上涨压力。
 

  五是与创新有关。很多老板都觉得老模式、老办法走不通了,可是新玩法要落地貌似又很难。比如,由加工型向服务型、产品型企业怎么转?个性化印刷市场为什么就是起不来?智能包装是不是就是加个二维码,为什么没几个客户愿意为“包装+AR/VR”买单?智能印厂怎样才能落地?等等。
 

  印刷业到了关键时刻

  展会的火爆、印刷设备销售的较快增长与印刷厂老板发自内心的焦虑形成了鲜明对比。怎么看?角度不同,看法也不一样。
 

  比如,有朋友认为:展会经济具有典型的“反周期”特征。市场形势好的时候,很多老板忙于赚钱,没动力也没时间往外跑,展会反倒不一定火爆;市场形势恶化时,很多老板为生存、为发展焦虑,会更倾向于走出去寻找新的机会与可能,展会就会更热闹。
 

  这一分析十分在理。只是如果简单套用过来,会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刷市场更为艰难的欧美国家,印刷大展都在萎缩,而形势相对好得多的中国市场,还能撑起每年一个十万平米的行业大展?难道是因为:欧美老板已经接受了弱增长或零增长的无奈现实,而中国老板还有向上冲改变现状的冲劲?
 

  还有朋友从更积极的角度发表了观点:展会的火爆,说明印刷圈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只不过行业的热点在转移。从本届展会看,传统的书刊、商业印刷设备供应商不多,而各种纸盒、纸袋设备供应商不少,还有很多以前少为人知的企业。这说明包装印刷板块仍有潜力,新的力量仍在进场。
 

  三好同学印象最为深刻的观点,来自一位做数码印刷设备销售的朋友。在聊到部分印刷厂看似不计成本、不眨眼睛、不顾风险,大举购买高端、高价设备时,他说了一句话:印刷业到了关键时刻。
 

  这句话听上去有些深奥,应该怎样理解?三好同学理了理,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致可以这么说:经过过去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印刷圈有一批企业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不管是资金、规模,还是管理、眼界,都要领先一筹。当印刷市场迎来转轨、调整,增速放缓的时候,就会有老板倾向于以扩张换增长。即通过引进更高效的生产设备,获取相对竞争优势,进而在总量持稳的市场中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当越来越多有投资能力的企业,选择以扩张换增长,就会带来一个可以预期的结果:一部分企业在变大,另一部分企业在萎缩,甚至退出。因为在市场总量基本持稳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的增长多数是建立在另一部分企业倒退基础上的。
 

  这个观点本质上与三好同学曾多次说过的印刷市场正进入分化与整合期差不多,可为啥就没有人家概括得那么精炼呢?或许,这就是闭门码字与一线冲锋的差距吧。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如果印刷业真的已经走到了关键时刻,圈内老板该如何选择?这其实正是一位老板抛给三好同学的问题。
 

  这位老板经营一家包装印刷厂,一年能做几千万。按圈内标准,已经算是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面对日益加码的环保压力和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他对未来的走向似乎有些迷茫。所以,希望能听到一些建议。
 

  可惜的是,三好同学当时也没什么清晰的思路。反倒是老板自己一点一点分析说:到今天,走回头路把工厂再做小没有什么前途。做大是更现实的选择,但也不能太大,一两个亿的规模就好。在做大之余,他还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比如,怎样把代加工的印刷品变成可以销售的产品。
 

  总之,这是一个仍然保持着进取心、上进心,并且正在迎难而上的老板。
 

  这位老板的困惑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设想,让一时不知如何作答的三好同学很是纠结。说白了,他所有的疑问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印刷厂应该向何处去?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印刷圈的产品多种多样,每家企业的禀赋、资源、发展阶段千差万别。如果一定要给点建议的话,三好同学觉得大致可以从两个方向考虑问题。
 

  一是对大部分主营低门槛、大众化产品的印刷厂来说,想延续以往小本经营、小富即安的发展思路,恐怕很难有光明的前途。原因很简单:在产品、技术、质量、区域都无法成为有效“护城河”的细分市场,各家企业之间最终比拼的一定是效率、规模和价格。即少数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获得相对领先的生产效率和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进而吸引订单向自己集中,做大规模,顺带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一两年,瓦楞纸箱、合版印刷厂纷纷加码购买高端设备,本质上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在这样的细分市场中,要么做大、要么出局,恐怕是早晚要来的必然趋势。而国家在环保治理方面的持续加压,已经并将继续加速这一进程。
 

  二是对部分主营产品技术、质量、客户门槛相对较高的印刷厂来说,如何进一步加高“城墙”、挖深“护城河”,便显得尤为关键:你的技术能否持续保持领先?你的质量能否持续高人一筹?你的客户划定的“及格线”能否持续地将潜在竞争对手拒之门外?
 

  三好同学注意到,对某些要求较高的大型印刷买家来说,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印刷厂要进入这样的体系不易,但一旦达标进场,也就获得了稳定的业务保证,轻易不会被踢出局。因为买家确定一家供应商,要经过繁琐的资质审核、验厂、打样、签约、试生产环节,一番折腾下来,投入的成本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频繁换来换去费钱又劳神。
 

  所以,我们看到,不少印刷厂与大型买家之间的合作能够稳定延续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种更为经济的选择。
 

  当然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刷厂保持持续的效率和成本优势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跟上客户发展的步伐。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与客户深度绑定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以防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
 

  三好同学以前曾经多次说过,印刷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无非有四个维度:做别人所不能做,获得垄断溢价;比别人做得更快,获得效率溢价;比别人做得更好,获得质量溢价;比别人做得更大,获得规模溢价。
 

  看上去有点虚,仔细琢磨一下,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而且要在某一点上完全做到位,还真就不是那么容易。
 

  好吧,今天就说到这里。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希望中国印刷业真的能与众不同,也希望每一位印刷老板真的能与众不同。
 

  无论如何,要对印刷圈的未来保持足够的信心。因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