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描关注
    纸引未来网公众号

    纸引百科-订阅号
  • 纸引未来网纸张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电话: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扫码关注

  • 掌上纸引未来

    微信扫码

    纸引百科-手机版首页

    手机版

    纸引百科-纸引行情

    纸引行情

    纸引百科-纸引汇采

    纸引汇采

    纸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积分商城 商务中心 |
纸引未来网
快速找货
纸引未来网-智慧熊小程序

纸引行情-小程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不该忘却的传承 四堡雕版印刷和锡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核心提示:
时间如流水过隙,转瞬即逝。有多少的记忆被淡忘在岁月里,又有多少传承被遗失在历史中。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那许多到迄今仍难破解的物件,诸如青铜剑,又如长城砖。古人的智慧,就如流传却已残缺的卦象,难以言明,又难以企及。

有人说,国人总在怀旧却不思进取,似乎国外的一切皆准则。可我却觉得未必,不否认中国有许多陋习,可积淀千年的文化却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否定的。就好像这些年来有人跟风吐槽中医一般,可好比针灸好比拔罐,现今科学无法解释,但它却真真有用。

当有一天,我们能正视千百年的传承,摒陋留益,是否就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好些呢?而有些东西,怀旧知新,是否也该好好的传承和保留呢?

地跨长汀、连城、清流、宁化四县交界处的连城县四堡乡,历史上出现过昌盛的雕版印刷业,值得欣慰的是,它并没有随着历史渐渐的被破坏被遗忘,而是成为了福建首批历史文化名乡,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推动起过重大的影响,而印刷术传播海外,有着客家人不可磨灭的功绩。由唐至清,中国印刷术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伊朗、埃及,向南传入菲律宾、泰国、越南。在客家大本营地区的闽西,明清两代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四堡,正是南传线上功不可没的重要据点。

想想书香墨迹,我们翻阅过多少书籍。

在现今有着打印机的时代,印刷术或许已不算什么,可如果曾经没有出现过印刷术呢?我们现在是不是还拿着龟甲,读着竹简,亦或石壁刻画?

四堡雕版印刷,不仅仅传承至今,仍有传承人。而且展览馆留存着古时雕版印刷的书籍,珍贵无比。譬如古时未删减的黄帝内经。(!@#¥%……&只是将文物标签贴在古书上,到底是破坏还是保存?是否有更好的方式)

唯独遗憾,传承人虽然手艺在,但由于现今社会的印刷已不需要雕版,他迫于生计也只能转行做了木雕。其实中国很多技艺传承,都是因此失传,颇为可惜。是否能结合市场经济,创造收益,留存保护好这些传承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来到四堡,就不得不提提四堡服饰。它既有壮族服饰的特点,又有清朝服饰的特点。古时,踏遍千山万水的四堡先民们在把灿烂的古代文化传播出去的同时,也把当时的文化精粹带回故乡。四堡书商遍布江南,尤以广西最多,也就把壮族妇女服饰的鲜艳、亮丽体现在四堡年轻女性的服饰中,壮族图腾的怪异图案体现在孩童衣帽、肚兜的绣图中。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四堡在京供职的官员见宫廷格格们的衣着秀美动人,便将清廷格格装束、贵妇鞋饰传回了家乡。

当然到了四堡,怎能错过感受雕版印刷。身着四堡服饰的清秀佳人,正演绎着雕版印刷的过程。

印刷,自然先要在墨缸里研墨,然后用刷子沾墨。

雕版上墨,墨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将墨用刷子刷在雕版上。

然后用棕刷不轻不重在上面刷一下,以确保墨不多不少。

最后,用宣纸盖于雕版之上拓印。

雕版印刷的成品就出现了。

当然,雕版印刷的昌盛,与造纸业也是分不开的。

嘉靖年间,连城人就能用萱草与榆树皮制作宣纸。姑田元甲的蒋氏四祖蒋小林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首先学会蒸煮竹丝,天然漂白和打浆制作宣纸技术。以后又发展到能制作同类的手本纸、玉版纸、加重纸、行重纸和嘉庆奏本纸等。连城宣纸从清嘉庆年间开始出口,以后连城人民利用丰富的竹木资源,不断改进工艺,建立了姑田、赖源、莒溪等造纸基地。在纸业鼎盛的时期,每年可产纸13万担以上。

因此,四堡的雕版印刷也有了最基础的宣纸提供,才形成了历史上昌盛的雕版印刷业。

当然,如果你认为四堡仅仅有雕版印刷你就错了。

虽然龙岩连城各地均有打锡艺人制作锡器,但四堡乡尤为著名。相传,该乡枧头村明代曾出过一位打锡名匠吴一龙,被皇帝赞为“锡状元”,至此四堡打锡业大盛,能工巧匠辈出,成为福建有名的锡器之乡。四堡打锡艺人打造的酒具、茶具、灯具等实用锡器通体锃亮,光采照人,观赏锡器如白鹤延年、双龙戏珠、狮子滚球、麒麟献瑞更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年秋在汀州客家美食节上,出自四堡打锡艺人之手的特大酒壶可装108公斤酒已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传统的锡器制作,没有模具,纯靠手艺和感觉敲打。由于工艺的繁杂,有时候一个锡器的制作,需要耗时数天,全凭手艺。

敲打成型后,再将各个部位已现代焊枪焊接。(其实我一直好奇,最早的传承是如何焊接锡器的)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