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包装新闻 » 正文

党报印刷人的光荣与坚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484
核心提示:
讯: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始终不渝地贯彻政治家办报的要求,努力当好新闻战线的排头兵,当好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当好改进文风的排头兵。《人民日报》的军功章上有着印刷党报的人民日报印刷厂的一份。
   
  笔者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即进入人民日报印刷厂,至今已40年,见证了《人民日报》由铅版印刷到胶版印刷的艰辛发展过程。印好每一份报纸是党报印刷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党报印刷人肩上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和无限重托。
   
  每当拿着采用用国产油墨和纸张印刷出来的精美报纸时,笔者都会想起当时与同伴们一起经历的那些不眠之夜。1981年,为促进党的宣传事业同步发展,报社花巨资从日本引进我国第一组大型高速胶印轮转印刷机。面对新技术、新机型,车间老师傅们反复、深入探索。高速轮转胶印油墨和适合高速印刷的卷筒新闻纸油墨是当时最大的难题。从油墨的配方调整到润版液的研制改进,历时两年多时间,试验了几十次,最终攻克难关,生产出可靠的胶印高速轮转油墨,并逐步替代了进口油墨。而这,是《人民日报》实现胶印印刷的开始。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印刷技术和印刷材料的进步,彩色报纸逐渐增多。1990年,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运会,《人民日报》为此出版了每日一期的彩色“亚运特刊”,满版的图片、鲜艳的色彩受到读者热烈追捧。而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为2002年7月1日《人民日报》由黑白报改为彩报打下了坚实基础。
   
  跟随历史前进的步伐,融入社会巨变的洪流,《人民日报》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大报,伴随其成长的还有人民日报印刷厂。对于党的关怀和人民的信任,人民日报印刷人将永远铭记在心。
   
  (作者:人民日报印刷厂任永生)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