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纸业新闻 » 正文

李亚鹏体验古法造纸“蔡侯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3  来源:www.51zywl.com  作者:纸引未来网  浏览次数:722
核心提示:传统老手艺的匠人匠心已成为纪录片的大热题材,2016年有火爆网络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2017年又一部明星体验古老技艺的大型公益纪录片《百心百匠》开篇就来到了西安。13日、14日两天晚间在湖南卫视播出第一期上、下集,聚焦西安古法造纸技艺。李亚鹏和资深媒体人孙冕到周至起良村、长安北张村随匠人体验古法造纸流程,他们能做出“蔡侯纸”吗?找纸张就上纸引未来网。
   纸引未来网讯:传统老手艺的匠人匠心已成为纪录片的大热题材,2016年有火爆网络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2017年又一部明星体验古老技艺的大型公益纪录片《百心百匠》开篇就来到了西安。13日、14日两天晚间在湖南卫视播出第一期上、下集,聚焦西安古法造纸技艺。李亚鹏和资深媒体人孙冕到周至起良村、长安北张村随匠人体验古法造纸流程,他们能做出“蔡侯纸”吗?找纸张就上纸引未来网。
 
  纪录片《百心百匠》中,一个明星当一门传统技艺的“学徒”,用体验“代言”非遗技艺;用年轻人喜欢的表达讲述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探索传承之路。第一期在西安探寻古法造纸,将引发人们对古长安造纸历史和传统技艺的关注。
 
  记者获悉,李亚鹏此行在两处“学艺”,长安北张村和周至起良村。它们都曾是历史上著名的“纸村”,因为地理优势从汉代起是造纸“重镇”,家家户户以构树(楮树)皮为原料,纯手工制作纸张。2008年,北张村的楮皮纸制作技艺申报成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今年已经78岁的张逢学。起良村造纸技艺历经几年的恢复和壮大,2011年成为陕西省非遗项目,代表人物是今年68岁的刘晓东。
 
  从采摘构树皮到做成一张“蔡侯纸”(汉麻纸),要36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李亚鹏他们在西安做了十几天的造纸体验。刘晓东告诉记者,在周至体验了原料采集、装卸、切番、捞纸和晒纸等流程。张逢学的儿子张建昌告诉记者,在北张村体验了切番、捞纸过程。被马蜂蜇、体力不支、捞纸无从下手……他们跟随匠人学习古法造纸的细节,会在节目中穿插呈现。最难的三个环节打浆、捞纸和晒纸,他们能否攻克?节目中可以找到答案。
 
  “他体验后就觉得古法造纸很神秘,技术性很强。”刘晓东告诉记者,李亚鹏也看到了古法造纸在形式上的创新,比如用熊猫粪便加工成的熊猫纸、花瓣叶子加入的太阳纸。交谈中李亚鹏告诉他,造纸的匠人们一心一意、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非常可贵。

       最后如果有任何纸张等求购需要,上纸引未来网
 
关键词: 老手艺 匠心 李亚鹏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