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引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印刷新闻 » 正文

印刷包装企业怎样加强质量成本控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纸引未来  浏览次数:893
核心提示:
讯:印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质量成本是印刷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质量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印刷行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以新技术、高质量、低成本为标志的大印刷集团。这些印刷集团的竞争优势并不是简单的来自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的兼并联合,而是以新技术为支撑的高效运作的结果。


  由于印刷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新技术的应用和印刷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印刷产品达到质量要求仅仅是获得订单的最基本的条件,而印刷产品的成本或者说印刷产品的价格才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订单赢得要素”。所以市场要求印刷产品质量既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有关标准,又要尽量减少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浪费。降低质量成本已成为目前印刷企业运作的重要课题。进一步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充分发挥质量体系应有的作用,对于贯标后的印刷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印刷产品质量成本构成

   印刷产品质量与印刷材料的合理选用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将质量成本与材料采购成本综合起来考虑。减少质量成本的主要方法就是很好地执行材料采购的质量职能,材料采购要为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早期预警的功能。


  印刷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是成比例增长的。价格越高的材料,其质量往往也就越好,在生产工艺、环保、印刷质量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从而对最终印刷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有些企业长期使用价格低廉的国产材料,而有些企业却一直使用价格较高的进口材料,也有的企业在一些关键环节采用了进口材料,而在一些非关键的环节使用了较多的国产材料。这就是对质量成本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所造成的。管理者要从整体出发,合理计算质量成本,将材料采购费用与质量成本综合考虑。


  印刷产品质量成本分为直接质量成本和间接质量成本。

  1.直接质量成本


  印刷材料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要生产出优质的印刷品,就需要有优质的材料。工艺的改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质量问题,但质量的稳定提高仍需要合适的材料选择来保证。高的采购成本并不总意味着高的材料总成本。以曼罗兰轮转印刷机所使用的折页机裁刀为例,国产仿制的裁刀价格在20~40元,而原装进口刀则在500元左右,价格相差lO余倍。在使用寿命方面,进口刀要长5倍左右。而且换一条刀会增加工作时间半小时左右,如果在印刷时出现故障,又会影响生产时效,使质量成本远远超过l条进口刀的价格。又如PS版,采用高档版材,网点再现和还原质量很好,耐印力高,印版故障如断版、掉版等几率很低。而低档版材容易发生印版故障,制版时的吸气和曝光的宽容度也小于高质量版材。因此使用好的PS版,在提高印刷品质量、降低废版率等方面都很有效。这样综合下来,有可能会导致一批低价材料的采购费用的质量成本要高于优质材料的总费用。正是由于低质量材料的质量成本很高,采用高质量但价格较高的材料,也往往是合算的。直接质量成本直观易算,可以成为采购时的主要参考依据。


   2.间接质量成本

  间接质量成本主要是低质量导致的客户流失、竞争力下降、投诉增加等,其影响并不直接反映为资金项目,但却是对企业竞争力的长远影响,更需要认真看待。因此,材料采购的选型也需要考虑间接质量成本问题,以企业的质量方针为指导,形成一个材料质量的评估体系,合理选用材料。


  这里也需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往往会认为价格和质量是成正比的,实际上并不尽然。从经验看,一般材料的质量提高水平会高于价格提高水平。作为生产厂家,这样做促使用户主动购买高质量产品,因为相对来讲高质量产品的利润更高一些。而且产品质量更与生产者的企业管理相关,管理好的企业用质量好的材料生产,其直接成本并不一定高。当一个印刷企业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并将其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较多地选用高档材料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1 2 3

 



【免责声明】

1、纸引未来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平台网站立场无关。

2、纸引未来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

3、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书面发函至本公司转达,及时给予删除等处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